电商新战略:强化履约价格争增量,深耕内容守存量,拓新市场促增

原创 150*****880  08 / 29 15:08

  尽管传统货架电商依然保持着高效的供需匹配与卓越的履约能力,但电商行业的用户增长逐渐趋于饱和,加之消费者生活方式的多元化,特别是2023年人均周上网时长的回落,至26.1小时,预示着线上流量竞争愈发激烈。新入局者凭借内容优势对传统货架电商市场发起猛烈冲击,使得传统平台因内容生态的相对薄弱,逐渐被视为功能单一的交易工具,消费者更多将其视为比价购物的平台。这一背景下,淘宝、京东、拼多多三大电商巨头面临前所未有的流量压力,用户重合度急剧攀升,从2023年4月的26.0%增至11月的31.4%,同质化竞争态势显著加剧。

传播易广告商城34.jpg

  为应对挑战,传统货架电商平台纷纷调整战略路径:一方面,聚焦于增量市场的争夺,依托强大的物流网络和履约能力,通过精细化价格策略增强基础竞争力;另一方面,深化存量市场的运营,通过内容生态的构建,挖掘消费者的深层需求,延长用户停留时间;同时,积极开辟新市场,将国内成熟的电商模式与经验输出至海外市场,助力品牌与商家拓宽国际版图。

  在供应端,淘天集团与京东不约而同地强化竞争策略,前者倡导“回归淘宝”理念,后者则致力于生态开放,共同目标在于吸引更多中小企业入驻,丰富商品池,提升市场竞争力。与此同时,电商平台不断迭代商业化产品,优化流量变现效率,确保平台与商家的双赢。

  需求侧,两大巨头更加注重“以消费者为核心”的服务理念,通过扩大退货免邮服务范围、取消复杂预售机制等措施,简化购物流程,提升用户体验,有效减少用户流失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推进低价战略的同时,三大平台并未显著增加销售费用,而是通过优化流量分配机制,激励商家主动降价,从而在保持利润水平的同时,增强消费者的购物获得感。

  针对存量市场的保卫战,电商平台加大对内容领域的投入,旨在通过丰富的内容展现商品特色,降低消费决策门槛,同时作为对兴趣电商挑战的防御性举措,提升用户粘性与活跃度。淘天集团专设内容电商事业部,并承诺加大投资力度;拼多多则优化直播推广功能,提升用户触达效率。面对国内市场的饱和与企业的出海需求,货架电商依托其强大的运营能力和物流网络,加速海外布局,Temu与速卖通等平台的成功,彰显了其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与潜力。


李刚
《挑战奥美》作家:李刚 买卖广告我推荐传播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