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告投放的冰与火之歌:2024年的广告债务危机

原创 186*****130  12 / 11 10:12

在这个广告业的寒冬里,我,一个从业三十年的老兵,目睹了一幕幕让人心如刀割的场景:

首先,那家我们业内耳熟能详的公关公司,历经风雨,如今却因为资金链的断裂,不得不将追讨新能源汽车客户拖欠的5000万巨款公之于众。

接着,我的一位挚友,终于鼓起勇气,去追讨那笔被拖欠了近三年的款项。结果,这场追债的闹剧最终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——他不过是第四手转包的牺牲品。

还有,一位在中山从事道闸广告的老同行向我倾诉,他们与上海的一家广告公司合作,对方中标了某知名白酒品牌的广告项目。项目紧急,他们不得不在没有正式合同的情况下先行执行,对方承诺的10月付款,如今却成了一纸空谈。当他们拿出微信聊天记录作为证据时,对方却以看错群聊为由,拒绝承认。再追问,对方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,杳无音信。

在这个行业中,广告公司似乎被分成了两半:一半在卖力推销产品,另一半在不断地垫资。层层转包,环环相扣的垫款,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,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,引发一连串的灾难,让无数下游供应商陷入绝境。

对于那些根基稳固、经营稳健的知名品牌来说,虽然他们习惯于利用广告公司来分担资金压力,但至少在漫长的追讨过程中,款项最终还是能够收回。

然而,现在广告客户中,那些外表光鲜、实则经营困难的企业比比皆是。他们的资金链随时都可能断裂,很多都是先用广告公司的资金来维持运转,希望借此能够熬到下一个阶段。一旦崩溃,那些反应迟钝的广告公司,等到他们意识到问题时,可能连办公室的桌椅都保不住了。

在这个广告业的新时代,恶意欠款的甲方层出不穷,而那些不顾一切条件答应垫资的乙方也越来越多,他们都是在赌,希望在这场危险的游戏中找到下一个接盘侠。

面对这样的甲方,面对外地广告公司的合作,我们不能再抱有任何幻想。要么就牺牲一部分利润,确保能够先拿到一部分款项;要么就对那些初次合作、资质平平的公司保持警惕,一旦付款出现任何问题,就不要再有任何侥幸心理。在这个行业中,谨慎和精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。


李刚
《挑战奥美》作家:李刚 买卖广告我推荐传播易